2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多个方面数据显示,1月份,CPI环比上涨1.0%,同比上涨2.5%;PPI环比上涨0.8%,同比上涨6.9%。
专家表示,1月份核心CPI的适度上涨表明经济运行回暖;PPI虽然同比涨幅创下自2011年9月份以来新高,但持续上涨态势可能放缓。总的来看,全年物价水平不会有大的起落,通胀压力并不明显。
生产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PPI)是衡量工业公司产品出厂价格变更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更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PPI)与CPI不同,主要的目的是衡量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和劳务的总费用。由于企业最终要把它们的费用以更高的消费价格的形式转移给消费者,所以,通常认为生产物价指数的变动对预测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是有用的。
生产者物价指数是用来衡量生产者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所需采购品的物价状况;因而这项指数包括了原料,半成品和最终产品等(美国约采用3000种东西)三个生产阶段的物价资讯。(过去衡量大宗物资批发价格状况的称为批发物价指数或趸售物价指数Whole sale Price Index,WPI)它是消费的人物价指数(CPI:以消费者的立场衡量财货及劳务的价格)之先声。
将食物及能源去除后的,称为“核心PPI”(Core PPI)指数,以正确判断物价的真正走势---这是由于食物及能源价格一向受到季节及供需的影响,波动剧烈。
理论上来说,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所面临的物价波动将反映至最终产品的价格上,因此观察PPI的变动情形将有利于预测未来物价的变化状况,因此这项指标受到市场重视。
生产者物价指数是测算价格变化的指标,该价格是制造商和批发商在生产的不同阶段为商品支付的价格。这里任何一点的通货膨胀都可能最终被传递到零售业。毕竟,如果销售商不得不为商品支付更多,那么他们更乐于把更高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生产者物价指数并不仅仅是一个指数,它是一组指数,是生产的三个渐进过程的每一个阶段的价格指数:原材料、中间品和产成品。占据所有的头条并对金融市场最有影响的是最后一个,即产成品的PPI。它代表着这些商品被运到批发商和零售商之前的最终状态。在生产最后状态的价格常常由原材料和中间品过程中遇到的价格压力来决定。这就是怎么回事观察这所有的三个过程都很重要的原因。
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对CPI有一定的影响。PPI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流通领域消费品。以工业品为原材料的生产即工业品价格向CPI的传导途径为:从原材料→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传导。
由于CPI不仅包括消费品价格,还包括服务价格,CPI与PPI在统计口径上并非严格的对应关系。因此,CPI与PPI的变化在某一时期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是有可能的。但CPI与PPI长期持续处于背离状态,这不符合价格传导规律。若发生价格传导出现断裂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工业品市场处于买方市场以及政府对公共产品价格的人为控制等。目前,可以顺利完成传导的工业品价格(主要是电力、煤炭、水等能源原材料价格)主要属于政府调价范围。
上一篇:山东博汇淋膜厂产值、车速双打破
热线电话: 400-112-7888
电话: 0576-84010599
传真: 0576-84010992
邮箱:zcd@zc-mould.com